“有準備的環境”是蒙特梭利幼兒園園區規劃核心。蒙特梭利教室分為六個區域,分別是生活區、感官區、語言區、數學區、文化區以及藝術區。各個區域都準備了各類教具﹐供孩子們自由選擇“工作”,孩子在環境中自己探索,通過重復操作蒙氏教具,得到多方面的能力訓練,及人格建構與創新性的培養。
Sense Area 感官區
蒙特梭利非常重視孩子身體感官的發展,3-6歲階段的孩子是感官探索者,他們會通過對環境的分類判斷,建構心智,學會適應所在的環境,最后會嘗試去改變環境。蒙特梭利感官教具包括七種感官活動,分為觸覺、嗅覺、味覺、聽覺、溫覺、視覺、重量感。
Living Area 生活區
在日常生活領域,主要目的是通過教具操作獲得經驗,讓孩子擁有完全獨立的能力,培養孩子的秩序感、專注力、協調性和獨立性,同時建構孩子健全的人格,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以及“i can do it 我可以”的心態。
Language Area 語言區
語言區的教材可以幫助孩子們提升他們的語言技能。蒙特梭利博士研發出諸如"砂紙字母"和"字母拼貼"等教具,輔助孩子們學習如何閱讀和書寫,其他教材則從不同的方面給孩子提供各種鍛煉的機會,以發展他們今后書寫的技能。如一些教具會讓孩子練習手眼協調度,以鍛煉眼睛和手從左到右移動及加強手上小肌肉的力度。
Maths Area 數學區
孩子通過各種感官訓練,以及對各種數學教具的重復操作,會獲得數和量的概念,讓孩子對數字、數量、數名的對應,個、十、百、千的形成,進位及四位數的四則運算等內容進行系統學習,進而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及良好的理解力、判斷力、抽象思維能力、計算力及邏輯推理能力。
Culture Area 文化區
孩子通過對地圖和地球儀的學習,去了解世界。他們在操作一些特別的教具時,可以明白部分復雜的概念,如地表的結構是島嶼、湖泊和地峽。引導孩子研究和學習家庭的歷史、他自己的歷史、以及那些在他的生命中偶然發生的,已經成為歷史的事件。
Art Arae 藝術區
蒙特梭利認為人類的各種智能與體能都是因為適應環境而發展的,兒童的心理發展就是他們積極主動地吸收環境的過程,“兒童利用他周圍的一切塑造了他自己”。在兒童具有吸收性心智的時期,為他們提供有準備的環境,使他們大量吸收有準備的環境中的有益成份,這即是蒙特梭利藝術教育的指導思想。遵循這一思想,依據兒童的興趣、內在需求,以兒童的自然發展為基礎,給兒童提供一個寬松、自由、和諧的藝術學習環境,孩子們動手操作、體驗、創作,成長為有個性、有獨立思想、對美有感知、有藝術創造能力的人。